課程介紹

課程介紹

在交大材料系學生能含跨學習材料結構、性質與交互作用的知識。材料工程領域相當廣泛,舉凡資訊、通訊、機電、能源、化材、國防及民生領域等產業之基礎皆為材料科學的範疇;且任何產品的生產製造都需要材料,許多領域關鍵零組件的製作瓶頸,皆有賴新材料開發或材料製程改善才能迎刃而解;且。材料工程人才也必然是產業界急需招募的對象,因此材料工程科系幾乎不會有退流行的問題。

>交大材料課程特色

  • 修課彈性大
    系定必修僅66學分,學生選課自由大
  • 三一學程
    材料系、光電系、電物系合作的跨領域學程,設計給尚未確定興趣的學生,可探索工學院、電機學院、理學院的各項課程,從中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天賦,並培育材料、光電、電子物理的跨領域人才。共有十項模組課程,讓學生依興趣選擇其中三項(或以上)進行修課。修習三一學程的學生,本系必修只需38學分,跨領域的模組課程,彈性運用時間,加強發展第二專長1. 電物
    電子物理系與材料系的相關合作主要是在半導體方面,電物系擁有的專業量子理論,與材料系的半導體製程相輔相成,可以讓材料系和電物系的學生,了解半導體產業的製程端與理論基礎的關係。

    2. 光電
    光電工程系在研究光與電的特性時,往往需要許多更先進、更優秀的材料支援,材料系的所學的知識便可以發揮特長,特別是光電半導體或者是太陽能板的應用,都是光電系與材料系可以合作的領域。

    3. 材料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在三一學程中扮演的角色,是讓學生認識材料結構與性質的關係,以及材料的製造過程;根據不同的研究方向,學生可選擇感興趣的相關課程,並與電物系與光電系的知識相互銜接。

>材料系特色必修簡介

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

  • 時間:大一
  • 學分數:上下學期共6學分
  • 課程簡介:材料科學的理論基礎,學習材料科學與材料工程之基本觀念,課程內容將涵蓋原子結構,材料微觀結構,機械性質,光與熱性質,材料缺陷,相圖,強化機制等等,奠定未來學習材料科學的基礎先備知識,也會概述陶磁材料,高分子材料,電子材料,磁性材料,複合材料,及半導體之基礎科學與應用。
  • 點我觀看OCW

材料熱力學

  • 時間:大二
  • 學分數:上下學期共6學分
  • 課程簡介:上學期著重於材料熱力學之三大定律基礎,材料熱力學(二)將大量運用材料熱力學(一)所學的三大熱力學概念,應用在單元及多元相平衡、氣體分子行為、溶液行為等等。
  • 點我觀看OCW


物理冶金

  • 時間:大二
  • 學分數:上下學期共6學分
  • 課程簡介:教授材料之基礎相圖應用、擴散行為、成核成長及相變化行為等基本特性,並討論各種的材料分析方法及應用範圍。修完本課後,學生能夠解釋基本的冶金現象、分辨不同合金的組成及特性、理解金屬結構的性質。

晶體結構與繞射導論

  • 時間:大二
  • 學分數:僅下學期3學分
  • 課程簡介:本課程內容主要學習1.晶體結構的對稱、分類、點群及空間群等結晶學相關基礎知識,以及重要晶體結構。2.X光光源介紹、倒晶格之繪製、X光繞射的基本原理、及其於材料分析之各種基礎應用。


計算機概論

  • 時間:大二
  • 學分數:僅上學期3學分
  • 課程簡介:現今程式設計已成為工程領域共同技能,材料科學亦常利用程式模擬材料的微觀結構及性質,因此列為系必修,在本課中學生將有實際操作的機會,熟悉Python語法。


材料基礎實驗

  • 時間:大二
  • 學分數:上下學期共6學分
  • 課程簡介:學生將會利用課堂所學理論知識,進行一系列材料實驗,涵蓋金相、電化學等領域


材料工程實驗

  • 時間:大三
  • 學分數:上下學期共6學分
  • 課程簡介:更進階的實驗,本堂課中,學生會學習高分子合成製備及鑑定分析以及高分子光學及電學性質分析等等

>課程地圖

註:以上為111學年度資料,學分數皆為最低學分數